2023年5月26日上午,我院成功举办“庆祝华南师范大学9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砺儒教育学术论坛”。本次论坛采用线下会议收听的方式,会议由郑航教授主持,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檀传宝教授和广州大学教授马凤岐教授做主题报告。报告题为“教育原理类学术论文的写作”,学院部分博士生、硕士生出席了本次论坛。
郑航教授介绍了本次论坛的主讲人檀传宝教授和马凤岐教授及其学术成果。檀传宝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名誉理事长。长期以来,致力于道德教育、公民教育、教师伦理、美育、劳动教育、教师教育研究。先后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北京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入选“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名录。已出版专著《德育美学观》《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美善相谐的教育》等60余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学术评论等200余篇。
马凤岐教授现为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广东教育学会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长期以来,致力于高等教育学、教育学原理研究。先后获得全国教育图书一等奖、国家图书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已出版专著《教育政治学》《变革时代大学的核心价值》《自由与教育》等。在国内CSSCI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檀教授的报告主要从读书、思考和写作方面展开。他认为,人若不读书,就会永远处于蒙昧、狭隘且自大的状态,即便有些小聪明,也只能插科打诨,注定做不了学问。故人文学术的第一基础是读书。他指出,思考可能缘起读书,因为书读多了,同一个问题的答案如此不同,自己会判断、取舍,那便是思考了。当然思考也可能直接来源于生活,但即便源于生活,由于他读过书,读书人的思考就不再孤独——思想者们会“有朋自远方来”参与“对话”,于是读书人的思考便会比一般人厚重、复杂,因而有深度。檀教授强调,写作是思考的物化。有了读书的功夫、思考的功夫在前,写作不过是将思考的成果(比如思想)固定下来以便与人分享。写作固然有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等技巧,但人文写作的本质是思想的表达。没有思考或者思考的结果没有创造性却幻想有好的发表成绩,根本是缘木求鱼,现代社会已经将许多事情本末倒置。
马教授的报告主要从学思结合、知行联系和规范论证方面展开。他认为,人不仅要通过阅读了解他人的主要观点,还要思考各观点之间的逻辑,自己的观点要与已有的观点联系,要与实践联系。他指出,规范伦理、价值性问题的论证通常用理论论证,不用实证论证。他指出,规范性、价值性问题的论证方式有三种,即公理推理、反思平衡和概念分析。公理推理指的是通过价值公理进行推理论证。反思平衡指的是通过价值判断和价值原则的一致性进行反思论证。概念分析指的是通过对概念的内涵、产生及其情境进行分析论证。马教授强调,概念的含义是人们赋予它的,人们通过概念进行交流,而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共同性。他例举了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的概念对此做了阐释。
在讨论环节,与会师生围绕“在时代进步潮流中把握研究问题”“论文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关涉的鸿沟填补”“走出任务型写作和自觉型写作间的困局”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师生纷纷表示檀教授和马教授的讲座案例丰富精彩,讲述生动风趣,逻辑思维缜密,开阔了大家的学术视野,赢得了现场师生热烈的掌声。
最后,郑航教授作简要总结。他表示,檀教授和马教授的讲座让大家感受到了他们对学术的热爱和执着。他们深耕教育领域多年,学术研究、论文写作经验丰富,此次讲座以主题分享的形式为同学们的论文写作答疑解惑,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借鉴和启发。
拟稿:方亚军
初审:郑 航
复审:陈雄飞
终审:卓雄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