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韵韵 果味悠然
温馨的教室里 同学们侧耳聆听
于生活细微处 寻科研足迹
在微风轻拂的初夏
学者下午茶 如约而至
3月28日,由校团委主办,72886必赢团委承办的第十二期“学者下午茶”活动在石牌校区教师教学技能实训中心3楼321室举行。72886必赢陈先哲教授作为本期嘉宾,和同学们分享了学术与生活的关系,并解答了同学们的诸多困惑。那么在这期的学者下午茶中,陈老师跟大家分享了哪些经验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学术与生活密不可分”
谈起这次座谈会的选题——“学术与生活”,陈老师认为“学者下午茶”这个活动就恰恰有学术与生活的寓意。而且陈老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他说国外一些高校就有下午茶时间,为学术交流和思维碰撞提供了机会,很多的灵感和创新往往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
遵循内心,做出明智选择
相信很多同学会面临该选择科研还是就业的困惑。前者需要不断训练、枯燥实验、大量阅读期刊论文等,而后者意味着马上进入社会,面对各种竞争和晋升压力等。
面对这样的困惑,陈老师分享的原则是:遵循自己的内心。同时给出了三点建议。第一,相信你对自己的了解。在别人的眼里,你的能力可能很强或者不足,这都存在“小马过河”式的偏差,而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第二,通过反思判断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在周末或假期你是否会依然想着科研?科研里有没有自己特别兴奋的点?常常“三省吾身”,才能找到你的“真爱”,判断自己是否要坚持走科研路。第三,厚积薄发,找到适合自己的路。陈老师本科毕业后没有直接选择科研,而是先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但他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和自己的内心对话,慢慢发现自己更喜欢学术研究。并且为此做了大量的学术积累,这些积累都为他能够转型走上学术道路并有较好发展打下了基础。
发现自己,探索未来道路
从开始时的迷茫到最终坚定科研决心,陈老师用了十二年,并一直通过各种方式发现和丰富自己。读研时,他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对研究教育学感兴趣。而后顺利考上博士,进一步提升并发表了不少有分量的成果,科研方面的潜力也被进一步地发挥出来。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陈老师都在不断发现自己。
针对有些同学选择读博只是为了就业的便利或是父母的意愿这种现象。陈老师认为,这些选择缺少点理性。“不少人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去反思,跟自己的内心对话。”大学四年,路是非常宽广的,读研不是唯一的道路。“命运有时会跟你开玩笑,但是金子总会发光。有时人生兜兜转转之后,最后还是会证明你是有实力的。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你总会找到自己的路,不要放弃自己。”
走进生活,触碰真情实感
陈老师还回忆起他在本科时参加社团活动对他如今从事学术工作的功效。尤其是大学校报记者的工作经历,对陈老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认为当年的校报记者生涯,除了提升他的写作能力之外,还为日后从事科研工作的论文选题带来很多启发。除了当过校报学生记者,老师也曾在《南方日报》等媒体实习过,和资深记者一起发表文章,这些经历都对他如今的学术生活方式有颇多影响。
陈老师回忆,他大三时在校报曾策划并主笔推出过一个毕业季“告别校园”的专题,让很多面临毕业的师姐都看哭了。也让他发现了真正打动人心的秘诀:文章要贴近人们的生活,反映人们真实的情感状态——“你的话题跟生活越贴切,越能打动人”。他说即便是一些发表在高端学术杂志上的文章,探讨的东西也常常是很简单又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但这样的选题就能够打动人。”
时代变化当自信
有同学认为很多人会给“90后”、“95后”贴标签,比如个性很强,听不得别人的话。问起陈老师对于95后这个群体的看法,他以NBA为例,讲到在他们那个年代流行乔丹,后来又有科比、詹姆斯,现在又有库里等人。有人认为现在的球星不如那个时代,但陈老师认为这是一种守旧思维,应该接受江山代有才人出。现在比如库里带动NBA进入了三分球时代,说明年轻人在不断创新,这没有什么不好的。老师总结道: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每个年代的人都有可取的地方,人类整体上是不断进步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时代在不断的变化,虽然有些人会不适应,但是每个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自信,要敢于走自己的路,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想法。
重视阅读,从喜好入手
有同学在交流的过程中提到,现在写文章翻阅的主要是期刊论文,很少沉下心去看著作,不知该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老师认为,人文社科类的学生需要有积淀,要多读书。读书也分经典与非经典,在觉得经典读不进去的情况下,建议读书先读自己感兴趣的,然后慢慢扩大阅读量,就会涉及经典。甚至读不到经典也没关系,因为对于经典的评判也不一致。
观察生活,发现灵感
针对写论文没有灵感的问题,陈老师提出要多读书、多思考。只要读进去了,产生想法了,多少就会有灵感。
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即便是看似没有多大关系的事物,也能产生联想。老师仍以NBA为例,提到自己从NBA的选拔机制联想到了中美教育体制机制之间的关系。为什么NBA能够不断涌现出顶尖球员,而中国在姚明之后就似乎后继无人了呢?因为美国的选拔机制是市场化和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并且很好地保护运动员真正能全身心投入到这个领域并鼓励创造性的发挥。但中国从体校到省队到国家队的层层选拔的计划性选拔体制虽然也能掐尖选拔到好的人才,但也带来了很多创新的限制和束缚。这些联想和思考也为他研究教育制度问题提供了很多灵感。
老师还提到自己在香港大学访学期间,发现很少有抢红绿灯的行为,行人跟车辆基本不会混到一起。仔细观察之后发现,是因为那里的红绿灯有一个3秒钟的缓冲时间。这引发他思考,教育制度能否也设置一个缓冲带,让不同利益群体都有一个缓冲时间呢?老师还鼓励同学们灵光一现时可以记下来,并将问题分类,便会发现之间的联系,继而不断深入,课题就逐渐形成。
人文社科,“无用之大用”
任何的科研都讲究实用性,这和现代需求有关,也是无可避免的。那么实用性不强的人文社科意义何在?老师认为:首先,做课题可国家提供政策支持。政府采纳科学研究运用于政策,造福更大范围的人。其次,科研能带来生产、生活方式上的改变。如微信、阿里巴巴这类共享平台,除了得益于技术的突破,背后也一定是人性的东西。人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要怎么交换、分享,这些都来自人性,和人文社科有关。再者,有利于自我的塑造。常言道,人文社科是“无用之大用”。人文社科的书读多了,也会被潜移默化。陈老师深情回忆起在大学校报时的一位恩师,说她写的每一样东西都能让别人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温度,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接触过她的人,都觉得她温柔似水,而这种气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她读书塑造而成的。她虽没有追求更高的学位或者著作等身,但却影响了很多人并获得大家的尊重。她的生活是丰盈有质的,同时内心也是平衡的,所以说人文社科对自我的塑造也极具意义。
阅读,由浅入深
有同学提到阅读难懂的书籍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困扰,提出应如何阅读难懂的书籍这一问题。老师表示,其实没必要一定要求自己去阅读难懂的书,因为如果一本书读完后它的内容没办法在你的脑海里生根,那这本书对你来说还是没有价值的。如果一定要读某一本难懂的书,可以挑着读,读一些章节或者一些观点,然后再慢慢贯通,不能着急,应该学会由浅入深,慢慢来。
活动接近尾声,陈老师将《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赠与同学们
希望同学们在阅读中积累人文底蕴
并鼓励同学们广泛涉猎
短暂而愉快的下午茶时间虽然结束了
但是同学们的学术与生活之路还很长
希望陈先哲老师在生活中汲取的教育灵感
可以惠及每一位学子
追寻内心 永不言弃
撰稿|杨 雯 温晓丹 严雨婷
摄影|陈永东 何泳燃
责任编辑|曾结薇 王艺璇
时间:2019年4月3日